你有吃過水母羹嗎?全台只有在台東東河吃的到,其實這是當地阿美族族原住民的特色佳餚,水母打撈上岸之後先燙熟,馬上從碗公大小變成10元硬幣大,接著加入薑、胡椒還有海帶、吻仔魚調味,水母羹湯就完成了,吃起來滑口又帶點嚼勁,吃過的都說很特別。
住在海底的海綿寶寶平常最大的愛好就是和水母玩,而現實生活中也有人拿水母入菜,在台東的東河一間餐廳有一道特色名菜就叫水母羹,先經過川燙已經縮成10元硬幣大小的水母稍微清洗一下,接著鍋子裡放點水,加進磨碎的生薑,撒點胡椒粉提味,水母下鍋之後,再依序加入吻仔魚還有海帶,湯一滾聞到陣陣香味,最後再上頭鋪上一層柴魚片,水母羹湯就算大功告成。
湯裡滿滿都是水母,每鍋至少250到300隻,首次嚐鮮的民眾一口喝下去都說味道很特別,不過您可能會想問,被水母螫到會癢,吃下肚不會有問題嗎?業者掛保證,其實這道水母羹是阿美族原住民就地取材流傳下來的特色美食,有機會到台東不妨也來試試看。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2008/06/29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【快活周報/記者朱家瑩/報導】 夏遊東海岸,除了收覽山海之美,沿岸的原住民部落更有許多秘境值得探訪,帶你到東河漫遊,感受最原始的真純…
油價飛漲之際,計畫出遊,不管是為了響應節能減碳,還是為了看緊荷包,都應該來一趟「綠色旅行」。 東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最近推出的「慢走漫遊」,頗為符合綠色旅行的精神,只要有3天2夜的時間,東海岸5個原住民部落任你挑,在地達人會帶你走進部落,認識東海岸的山海之美和原住民的生活哲學。 我們先往大家較熟知、離台東市約40公里的東河部落前進,探探這一方與世無爭的純淨天地。 帶路達人/林榮章(Akila)
怎麼去? 自行開車:從花蓮市區南下,或從台東市區往北,循台11線省道至東河橋,就可到東河社區(台11線省道135.9K處)。 搭乘火車:從台北或高雄坐火車至台東新站,再搭台汽客運或鼎東客運,至東河社區(若要社區發展協會接送,加收來回車費200元,而且須等團體到達後一起接送)。
快活周報/記者朱家瑩/報導】
瑪洛阿瀧部落的原住民以阿美族為多,族人平常以農耕和捕魚維生,這裡的豐年祭非常有名,每年7月,東河鄉各村都會輪流舉行豐年祭;到了9月,各村還會在東河舉辦聯合豐年祭,因為這裡的阿美族人對外人相當友善,每年都會吸引不少遊客前來參加。
【快活周報/記者朱家瑩/報導】
然而在Akila的帶領下,東河部落整個鮮活起來,從族人合力建造的傳統接待竹屋、部落廚房,可以認識到阿美族先人的智慧;搭乘族人以農用鐵牛車改裝而成的嗒嗒車,穿梭在部落的各個景點之間,更是一種難得的體驗。 Akila說,他不希望遊客到部落來是抱著「等人家帶我玩」的心態,所以社區的夥伴雖然會為遊客安排充實的節目,但還是希望遊客能慢下腳步,自行體驗東河部落的自然和人文之美。 例如,到附近的金樽沙灘漫步、拜訪馬武窟溪上的東河舊橋,就算只是坐在傳統竹屋前發呆,都可以感受到一份都市裡沒有的優閒,你一定要細細品味與享受。
【快活周報/記者朱家瑩/報導】
做為東河部落族人生命泉源的馬武窟溪,不但風景迷人,溪裡還有豐富的魚蝦,往昔是族人撒網捕魚的重要漁場。近年來部落發展協會特地做了十幾條竹筏,讓遊客體驗划竹筏的樂趣。 竹筏體驗的基地在東河舊橋和新橋之間,從岸邊下水後,可以往上划向舊橋下的帝王石溪谷,也可以學學阿美族人拋八卦網的絕技。 部落的年輕人說,族裡的成年考驗之一,就是要划竹筏穿越溪裡最大一顆帝王石和岸邊巨石之間的狹窄水道,下次遊客來也可以體驗看看。
【快活周報/記者朱家瑩/報導】
東河部落之旅,寶貝事兒可不少,一定要去圳徑礦石區探祕,更不能放過部落風味美食,這些絕對是你從沒有過、原汁原味的體驗。
走大約10分鐘後,眼前豁然開朗,一大片麥飯石溪床,裡面可能藏著從山上沖下來的藍寶石、白玉髓。不管是抱著尋寶的心理而來,或者是純粹只想為這趟旅程找一塊紀念石,都值得在這裡消磨半天。 【快活周報】
【快活周報/記者朱家瑩/報導】
有關更多東河部落的原民體驗套裝遊程或旅遊資訊,可洽Akila(電話0963-270-108)或上網查詢:http://95942.ego886.com/、http://marogarog.tacocity.com.tw/
【快活周報/記者朱家瑩/報導】 東河部落靠海吃海,傳統的部落美食也以海產為主,飛魚當然是主角,但因此處有溪流入海,有沙灘又有礁岩潮間帶,比別的地方多了很多不同種類的海產,而且不同季節會吃到不同的海產美食,相當特別。以下介紹幾樣東河當令的傳統料理,有機會去玩時別忘了試試。 特別提醒:因為原住民的傳統料理方法以水煮為主,對習慣重油重口味的一般遊客來說,剛開始吃時可能有點不習慣,但試著以品嘗的態度去吃,也能吃出難忘風味。 馬糞海膽
沒想到被日本人視為珍饈的馬糞海膽,竟也出現在東河部落的傳統菜單上,Akila說,東河附近潮間帶在春夏之間盛產馬糞海膽,族人當成上天賜予的珍貴海產,只有在貴客來臨時才分享;通常以水煮方式吃出原味。 藤壺
長在潮間帶大石頭上的藤壺,肉雖不多,湯汁卻十分鮮美。一般只用水煮,但也有人用火烤,把湯汁保留在殼裡面,吃的時候還可吸取鮮美的湯汁,比水煮的味道更勝一籌。 水母湯
水母對喜愛游泳的人來說,是海邊的大敵;東河的阿美族人卻將牠做成美味的湯,一面消滅敵人,一面補充蛋白質。水母湯看起來雖然有些可怕,但喝起來滋味鮮甜,可比美花枝羹。 紫米飯
紫米和糯米是阿美族慶典中必備的主食,也是宴客時不可少的食物。這裡的糯米以圓糯米為主,軟中帶Q,再搭配偏硬的紫米,放在傳統竹筒中蒸熟,越嚼越香,百吃不厭。 糯米酒
一般人印象中,原住民離不開小米酒,但東河不產小米,族裡的先人反而因此想出用糯米做酒的方法,釀出的糯米酒比小米酒更香更好喝,到東河一定要嘗嘗。 ●提醒您:飲酒過量有害身體健康,未成年請勿飲酒 【快活周報】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