親子交流不能做空降兵


在孩子小的時候,如果父母沒有和他建立、培養良好的溝通習慣,就不要抱怨孩子在青春期時不願和自己溝通,沒辦法瞭解他內心在想什麼。


善於交流的孩子一般不會動不動就打人,或者歇斯底里大發雷霆。良好的溝通可以帶來溫暖的親子關係,讓孩子更願意合作,成長為更自信,有親和力的成人。


但親子的溝通和交流,不是在你想要的時候就像變魔法一樣地出現的。溝通需要時間、功夫和練習。


跟孩子的交流,需要從小開始。要讓孩子願意跟你交流,需要有你和孩子之間長期的信任和互動做基礎。



親子交流不能做空降兵


你不能指望做空降兵,在某個你想跟孩子進行一個對話的時候凌空而來,因為交談需要一個題目,一個內容,還有一個彼此接受的方式,而如果你不瞭解你的孩子,也沒有在長期的交流中形成某種有效的溝通手段和渠道,你會發現你們很難對話,即便開始了也會很短暫。


一些父母覺得等孩子懂事後再跟他「正經八百」地交流也不遲。是的,兩三歲的小朋友不告訴你幼稚園在發生什麼好像無關緊要,但養成習慣了,16歲的孩子也不會告訴你他在幹什麼,而那時,你再來焦慮,就晚了。


如果孩子從小願意跟你說話,那麼,有一天真的有「事」了,他也不會覺得告訴你事實有障礙,而在跟孩子經常性的問答之中,你的價值觀也不知不覺地灌輸給了他。


建立一個良好的親子溝通習慣和渠道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做到的,但做到之後,對你應付逐漸長大的孩子的各種問題,就提供了一個通道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sf083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